国内现存最长的古龙窑,竟在钦州!
钦州四桥底
城郊缸瓦窑村
卧着一条“龙”
它的名字叫“古龙窑”
东临江滨东路
西临钦江边
南北坐向
以其形状像长龙而得名
古龙窑位于钦州市区钦江东岸,占地面积约100亩,是水东缸瓦窑村坭兴陶文化遗址的标志性建筑。水东缸瓦窑村自明朝起,历代不事农耕,专志陶业,是钦州城区内最具代表性的古陶文化遗址。现已成为“坭兴陶千年传统烧制技艺保护基地”。
古龙窑是传承坭兴陶烧制技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极其重要的实物、场所和历史见证,始建于明洪武四年(公元1371年)前后,600多年间,数易窑址,历经了九座古龙窑的窑火传承,见证和代言了中国坭兴陶的辉煌和起伏。2012年,钦州市对古龙窑进行重新修缮,于2015年“五一”期间对游客开放,2016年第一届千年坭兴陶古龙窑火祭大典之时重燃薪火。钦江古龙窑是传承千年坭兴陶的龙图腾,极具文物保护和利用价值。
航拍下的古龙窑全景
那么大的窑,一定很难操作吧?确实有点难度!
此窑按照远古传统风格,依山势斜坡而建,是国内发现现存最长的古龙窑。
窑长约82米,分窑头、窑身、窑尾三部分,窑身两侧开有鳞眼47对,这是投放燃料、观察火色的窗口。
窑门5个,其中,东面2个,西面有3个,供土坯入窑成品出窑。
龙窑上方建有窑棚,棚以砖柱承重,盖瓦顶以防风雨侵袭窑身。
整座龙窑斜向上,火焰自然向窑尾上升,热能充分利用。龙窑头低尾高,龙尾高出龙头水平方向约10米。窑头外径宽2米,窑尾宽 3米,窑身高约2米,此窑可供两三百人一起劳作。
那么大的窑岂不是要烧上三天三夜?恭喜你答对了!
烧窑最讲究技术了,首先燃料就很讲究,一般用松树枝作燃料,这种燃料可烧出理想窑温。
而观火色则是烧窑中最核心的经验,非长期积累不可得。每窑窑火烧制时间约三天三夜(72小时),经窑头火烧,到第一火眼“帮火”,再到第2个火眼以后的依次“上火”,随着火温的升高,火色呈“浊”、“亮”、“清”各种色彩,称窑火“三浴”。
坯品入龙窑装好后,烧火前均用砖、泥将窑眼、窑门封闭,只留窑头火口。
从窑头火灶点火后持续投柴燃烧,约经10小时左右,窑头火温升至900多度,便自然上火,将第1个火眼打开,看到火色呈暗红色,称为“浊”。
亮在第1个火眼投放柴火,称为“帮火”,继续燃烧约3个小时,火温将达到1100度临界点时,火色透亮透白,器呈红白色,称为“亮”,此时即打开第2个火眼投放柴火,并封住窑头火口,第1、2火眼继续投柴燃烧。
清继续燃烧约1个小时,达到1100度,火色透亮,至纯至清,称为“清”,此时打开第三个火眼投柴,封住第1个火眼,第2、3火眼继续燃烧。
燃烧到火色达到“亮”至“清”时,打开第4火眼投柴,封住第2火眼。第2眼以后的燃烧为“上火”,用此方法依次往后循环燃烧,直至窑尾。
天啊,不说不知道,原来烧窑程序如此繁琐,要三天三夜都在观察火色,不能有一丝懈怠,毕竟火候很关键,多一点少一点都不行,坭兴陶精品就是这样烧出来的!
薪火相传 生生不息
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升级,传统的坭兴陶柴烧技艺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,越来越多的人使用现代窑烧制坭兴陶,而钦州古龙窑则是秉承了600多年前的传统古法,烧制出来的艺术珍品,每一件都带着历史的印记,每一件都值得收藏,每年只烧制1窑,其精品可谓“一件难求”。
精彩活动预告来了!今年的千年坭兴陶古龙窑火祭大典点火仪式将于5月30日在钦州古龙窑举行,期待你的到来哦!
▍部分图片来源网络
▍图文整理:布 瓜
▍审 核:卢 炼
▍商业合作:18176040866
▍投稿热线:18176040866(稿费50-200元不等)
▍投稿邮箱:qzswgtlj@163.com
(钦州旅游出品 转载请注明)